小麦扬花期若遇到3天以上连续阴雨天气(空气相对湿度在80-100%时)很容易大暴发。(近段时间天气情况与适发病害环境条件完全吻合)所以,一定要在雨前防治,提前用药或在第一次用药(扬花初期)后5-7天再次施药,进行第二次防治。
另外,在防治用药时还需要注意:如果施药后8小时内遇雨,应在晴天补防1次。把握好用药天气,施药后短期内不能出现强降温天气,否则容易对小麦灌浆结实造成不良影响。
总之,就是一句话,
今年小麦赤霉病,必须要防!
并且要重点防!
为什么要重点关注赤霉病?
小麦赤霉真可怕,
半截死穗就是它;
要是防治不及时,
四个穗子死掉三。
有人这样形容小麦赤霉病的危害表现!的确,如果小麦感染赤霉病,就会出现白穗、枯穗,严重的还会减产过半。
接下来我们说下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关键时期和预防手段。
小麦赤霉病为花期侵染,这个时期也是防治的最关键时期,生产中一般采用“见花打药”的原则。小麦开花先从中部开始,所以一见到有花开出来(全田5-10%扬花),马上开始打药,最好打2次,间隔7天左右,如果有雨就雨前1次,雨后1次。尽量选择活性高,对小麦伤害小的药剂。
总结近几年经验教训,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实践中要谨防五个误区。
01 不要只凭老经验办事
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,其发生流行与菌源量多少、小麦品种的抗性、抽穗扬花期降雨日数和降雨量、田间相对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天气,就可以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。连续3天降雨,雨量达12毫米以上,十分有利于赤霉菌子囊孢子的释放和侵染。小麦品种的抗病性,麦苗稠密度大,田间郁闭,空气相对湿度80%以上,也可能造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。因此,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要综合考虑发病因素,才能彻底防治好小麦赤霉病。
有的农户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,只凭老经验办事,只注意天气是否下雨,而忽视田间湿度和品种抗病性两个影响因素,虽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病害发生,但同样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,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。
02 不要错过最佳防治时间
众多资料介绍,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用药时期为“抽穗到扬花期”。如此长的用药时期内,不同时间段用药效果存在较大差异。有部分农户用药选择在孕穗期,或是扬花末期,更有甚者见到粉红色霉层才开始用药,不是过早,就是过晚,没有把握好最佳防治时期,虽然喷了药了,但效果很不理想。根据多年防治实践,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,应在小麦齐穗到5%扬花时开始喷药最好。
抓最佳防治时期不要太死板,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:
1、抽穗期温度高,小麦边抽穗边扬花,齐穗期就可以喷药。
2、抽穗期温度低,日照少,小麦先抽穗后扬花,宜在小麦始花期喷药。
3、抽穗期遇到连阴雨天气,赤霉病可能流行时,喷药宁早勿晚,不要等到天晴时或扬花时再喷药,应抢降雨间隙多次喷药防治。
4、若喷内吸性好、持效期长的药剂,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。
03 选择农药要注意科学性
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有几十种,选择时要注意科学性,要注意药剂的抗性及作用机理的互补。同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正确使用,混合用药或交替用药,确保所使用的药剂具有内吸治疗、保护铲除的多重功效,全面阻止病害蔓延。
04 喷药要注意用水量
有的农户图省事,每亩地只喷一喷雾器药液(15升),用水量过少,很难把药剂混匀喷周到,非常不利于药剂效果的发挥。正确的方法是在保证亩用药量的前提下,亩用水量应在45~60升之间,配药时如能加入展透剂效果更好。
05 注意用药次数
在具体防治过程中,要根据菌源量多少,天气情况,药剂防治效果等因素来确定防治遍数。发病轻的可以喷一遍药。对于往年发病重的地块,有必要进行第二次防治。第一次喷药后要及时检查效果,如效果不好的要及时喷第二次药。喷药后遇雨,要在雨后及时补喷。
用药时,为了防止出现抗性,我们要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,提高防控效果。
最后,再强调一下:
小麦赤霉病,可防不可治,一旦发生后悔就迟了!
小结:
1、小麦赤霉病为流行性病害,一旦发生无法挽救;
2、小麦赤霉病为花期侵染,生产上要见花就打;
3、由于部分麦区今年气候十分适合小麦赤霉病发生,因此生最少需要使用两次以上药剂进行防治,尤其近期有降雨,应该雨前用1次,雨后补喷1次。。
最后再次提醒安徽北部、河南等地的麦区,大家一定要重视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,不要存在侥幸心理,避免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。
全国服务热线:400-653-9800 客服电话:17735923456
公司地址:山西平陆高新技术工业园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