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你的葡萄园里有腐烂、流汁液、醋酸味的果穗吗?谨防葡萄酸腐病!
来源: | 作者:shanxizhongnonghua | 发布时间: 1426天前 | 49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你的葡萄园里有腐烂、流汁液、醋酸味的果穗吗?谨防葡萄酸腐病!

  葡萄在成熟期,果园经常出现腐烂、流汁液,闻起来有醋酸味、周围还有很多小蝇的果串。

  很多人对此不重视,任由其继续挂在树上腐烂,稍微重视一点的可能打上一遍药,但多数也未见成效,也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病害,更不知道怎么去预防、治疗。

  本文就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。

1.酸腐病危害

  当果园出现腐烂、流汁液,闻起来有一股醋酸味,周围还有很多小蝇的果串,我们就要意识到果园已经出现一种较为严重的病害 — 酸腐病

  没错,这种病害名字就叫酸腐病,大家不要小瞧这个病害,发病严重可造成果园30%~80%的损失。2000年,在北京、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天津等地区,多数果园均出现酸腐病,有的果园损失达80%以上。2004年,有些果园甚至因该病出现绝收现象。因此,当果园出现酸腐病的时候,我们要马上采取措施防治,千万不能耽误。

2.酸腐病发生原因

  酸腐病出现的原因很复杂,它是由真菌、细菌、醋蝇共同引起的,造成酸腐病的真菌主要是酵母菌

  我们都知道葡萄酿酒就是靠葡萄果粒表面的酵母菌,因此酵母菌是广泛存在的,当葡萄成熟时糖度不断提高,一旦出现裂果后,果粒表面的酵母菌就会把裂口处流出来的含糖汁液进行发酵,转化成乙醇(就是酒精);紧接着另一种细菌 — 醋酸菌就开始发挥作用,将发酵出来的酒精进一步发酵成乙酸(醋酸),这就是造成发病葡萄串腐烂、流汁液,还有一股醋酸味的原因。

  但这仅是几串甚至一串葡萄,并不会造成多大损失,那么为什么酸腐病会危害整个果园呢?罪魁祸首就是小小的醋蝇,当葡萄表面发酵出乙酸后,就会吸引小小的醋蝇,沾了带有酵母菌、醋酸菌的醋蝇在果园乱飞,飞到哪传到哪,就导致了酸腐病的大面积发生。

3.酸腐病防治

  了解了发生酸腐病的原因,我们可以发现:引发酸腐病的首要条件是果粒有伤口,如成熟期裂果、机械伤口,鸟啄、虫害等造成伤口,冰雹、大风等造成的伤口,白粉、炭疽、白腐等病害都能引起酸腐病的出现。因此我们防治的首要措施就是避免果粒出现裂口以及防治炭疽、白腐等病害

  再一个造成酸腐病爆发的条件是醋蝇的传播,因此我们选择的药剂除了细菌、真菌杀菌剂外,还要添加杀醋蝇的杀虫药剂,切断传播途径。

主要防治措施总结有以下几点可以参考:

  1、避免果粒出现伤口。在去副梢、疏果、套袋等农事操作过程中要小心操作,葡萄疏果要早进行,争取1~2次完成疏果,减少后期疏果,果粒较大的时候疏果极易引起伤口,后期易引发酸腐病。

  2、减少裂果的发生。成熟期及时搭建防鸟网,进行套袋;水肥管理要适宜,避免过量使用氮肥,切忌后期大水大肥或忽干忽湿;前期要把钙肥补充足,避免后期因缺钙造成裂果现象

  推荐使用:叶果靓+纯钙。

  3、防治金龟子。往年果园金龟子较多时,当年就要在金龟子幼虫(蛴螬)时期进行防治,地温20℃左右时,用毒死蜱颗粒拌细土沟施,浇水或者直接用毒死蜱乳油灌根,杀死金龟子幼虫。花前、花后可使用氯氰菊酯、联苯菊酯等药剂叶面喷施,防治金龟子。若成熟期发现果园有金龟子出没,此时一般药剂很难防治了(金龟子背上有蜡质层),且此时葡萄近成熟,也不能使用高毒农药,可进行人工诱杀,具体操作方法为:氟虫腈、乙虫腈原液浸西瓜皮,沿树行每隔5-7米放一块,每三天更换一次。

  4、防治好炭疽病、白腐病、灰霉病、白粉病等其他病害。封穗期,套袋前是防治这些病害的关键时期,封穗套袋后果实膨大,通风不良,而且袋内温度高,药液也打不进去,很容易滋生病害。

  5、发现酸腐病后要及时疏除病穗,个别果粒发病初期疏掉病果即可。套袋葡萄疏除病粒后套新袋,将病果、病穗全部带出园外,切忌在园内随意丢弃。清理完病穗后要及时用药,通常用防真菌性药剂+防细菌性药剂+杀醋蝇药,如苯甲·嘧菌酯/戊唑·醚菌酯/异菌脲+春雷霉素/二氯异氰尿酸钠/氨基寡糖素+吡虫啉/联苯菊酯/阿维菌素等。

温馨提示:

  葡萄成熟期要选择低浓度、低残留的水剂、悬浮剂、微乳剂药剂为主,注意农药的混配性,购买农药时一定要咨询好零售商,谨防出现药害。

  1.五合一肥王+葡滋红(0-0-52)+矿物晶。

  2.根土一号桶肥+葡滋红(0-0-52)+芭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