猕猴桃即将上市,一个个都开始成熟了,不少早熟品种到了八月底、九月初就可以采摘了,那么如何把猕猴桃安全的采摘下来,大家知道吗?
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猕猴桃采摘要注意的事项,赶紧收藏起来吧!
1、要依照果实发育期进行采摘,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%-7%时为采收适期,而需求长时间贮藏的果实则要求达7%-10%,切勿早采。
2、猕猴桃采摘时刻以上午10点前气温未增加时为佳。采收宜在无风的晴天进行,雨天、雨后以及露珠未干的早晨都不宜采收。
3、采摘猕猴桃之前,要剪短指甲,戴上手套,否则,尖利的指甲会伤害猕猴桃表面,使果子产生伤口会和空气产生氧化反应而腐烂。
4、采摘的顺序应当先外后里、先上后下,这种采摘的顺序可以很好地避免碰掉果实。
5、摘果的时候用一只手握住果实的底部,另一只手拇指和十指扶着果实上部,握住果实的手轻轻的向上一抬,果柄就从果树上轻轻的摘下来了。采收的时候要注意保护果实,不要强行硬拽,伤了藤枝。
6、采收时,要轻采、轻放,当心装运,防止碰伤、堆压,最佳为现采现分级进行包装入库,并且使用猕猴桃专用采摘袋,使用柔软材料作衬垫,轻采轻放,不能拉伤果蒂、擦破果皮。初采后的果实坚固,味涩,有必要通过7-10天后熟软,方可食用。熟透的果实不宜寄存,要及时出售。
现将猕猴桃成龄园的秋季管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:
保持土壤湿度,预防干旱和园地积水刚进入秋季时,气温尚高,气候干燥,容易发生干热风,造成猕猴桃叶片焦卷及果实灼伤的情况发生。因此,这一时期加强对成龄园水分管理尤其重要。有条件的最好使用喷雾方法,经常保持土壤湿度在适宜猕猴桃正常生长的合理范围内,园内土壤湿度一般保持在70%左右,当园内土壤湿度低于60%时要及时浇水。
猕猴桃属于喜湿但又怕浸的肉根植物,长时间土壤湿度过大容易造成根系腐烂,甚至植株死亡。
因此,要在保持土壤合理湿度的同时,注意防止园内积水现象发生,对易积水的果园做到排水渠道畅通;在多雨时,及时排出园地积水,以免发生涝害。
在果实采摘5天前,园地停止浇水,降低果肉水分,可有效延长果实贮藏时间。
科学施肥,促进花芽分化和树体养分积累
1、叶面施肥
8月下旬,对叶面喷施1次纯钙,可有效提高果实的耐贮藏性;9月上旬叶面喷施叶果靓1次,可提高果实品质。
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果实采摘后,叶面喷施叶果靓1~2次(间隔10天喷1次)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和树体养分积累与贮藏,促进花芽发育和枝条成熟。同时在8月下旬前对抽发的新梢进行摘心,抑制新梢生长,促使枝条木质化。
2、土壤施肥
猕猴桃成龄园的秋季土壤施肥,应在果实采摘后及时进行,一般以施有机肥为主,配施少量氮、磷、钾肥,在果实采摘前一般不用土壤施肥,尤其是在果实采摘前20天内禁止使用化肥,以免影响果实品质和贮藏效果。
在果实采摘后,推荐施肥方案
1.亿菌宝微生物菌剂+大三元(18-18-18)+凡地乐硅钙镁调理肥。
2.根土一号微生物菌剂+多肽酶(15-15-15)+矿源14元素。拌匀施入。
施肥方法可采用穴状、条状、放射状及环状,施肥部位应距树干基部100厘米以上。
病虫害防治
猕猴桃成龄园的秋季病虫害主要有早期落叶病、细菌性溃疡病、蚧壳虫及叶蝉等。防治方法是:及时清除园内、地边杂草及园内枯枝落叶,并带出园地集中焚烧,减少病虫害发生源。
1、猕猴桃溃疡病
8月至9月中旬用2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与70%农用链霉素500倍液,对树冠及干、枝每隔7~10天喷雾1次,连续喷2~3次,可有效预防早期落叶及细菌性溃疡病发生;也可用70%农用链霉素或45%代森铵50倍液涂抹于溃疡处,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具有较好的效果。
2、猕猴桃介壳虫
在蚧壳虫发生初期和叶蝉发生期用20%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与1%蚍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混合后喷施树冠及枝干,7~10天喷1次,连续喷2次,对防治蚧壳虫和叶蝉效果较好。
在果实采摘前15~20天,对果实喷雾1次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(套袋果实去掉果袋),预防在果实贮藏中病菌发生。
猕猴桃落叶后对树干涂抹石硫合剂,可有效杀死树干上的细菌和虫卵。
全国服务热线:400-653-9800 客服电话:17735923456
公司地址:山西平陆高新技术工业园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