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低温、高湿性病害,病原菌为细菌。
主要从伤口侵入,借助风、雨和嫁接、修剪等农事活动进行传播。
秋冬季是猕猴桃成熟采收、修剪的重要时期,由于采果、落叶、修剪等造成树体大量伤口,极易感染溃疡病,因此秋冬季防治至关重要,应坚持做好以“主动预防为主、综合措施防控”的防治策略,重点把好以下技术关。
在每年9~11月份采果期前后以及叶落前后的日平均温度5~20摄氏度的溃疡病侵染高峰期,如何快速有效判断猕猴桃树已感染溃疡病菌,而且是症状初始表现,对提前预防溃疡病进一步侵染蔓延,及时防控,减少春季病菌爆发成灾,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秋季,猕猴桃采摘后是预防溃疡病的一个关键时期,在气温全面下降之前,可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阻断病菌的传播和侵染。
把好科学施肥关,增强抗病性
1. 做好测土配方施肥
猕猴桃采收后是树体复壮的关键时期,应以菌肥或生物有机肥为主,配施复合肥;目的是提高果树根际土壤有机质,改良土壤结构,促进猕猴桃根系生长,快速增加树体养分积累,增强猕猴桃抗冻害能力,从而减轻溃疡病的侵染和发生。
秋施基肥——推荐施肥方案:
方案一:亿菌宝微生物菌剂+大三元光碳复合肥(18-18-18)+凡地乐硅钙镁调理肥
方案二:根土一号微生物菌剂+多肽酶功能复合肥(15-15-15)+矿源14元素
方案三:生物有机肥+肽动力光碳复合肥(15-15-15)+全素同补
2. 严格控制氮肥使用量
生长后期严格控制氮肥,提高枝蔓成熟度,使树体正常落叶进入冬季休眠期。
3. 注重施肥方法
依据调查,猕猴桃施肥应距树冠三分之二处(或根据树龄大小,距主干0.6-1米)采用放射状沟施或穴施,每株分两侧共施4-6点,深度0.15-0.2米,以扩大根系活动能力,努力提高树体抗病能力。
把好清园关,减少菌源量
彻底清理杂物
将猕猴桃园内的果袋、落叶、落果、枯枝、绑带、杂草等清理出果园,进行集中销毁。
刮除翘皮、处理虫卵
猕猴桃主干上的粗翘皮是虫卵的又一越冬场所,将猕猴桃主干上的粗翘皮刮除,刮除时露红不露白,不要伤及主干;用刷子将主干、树枝及分叉处的介壳虫、蝽象、斑衣蜡蝉等虫卵刷除。将刮下的粗翘皮、虫卵及时清理出猕猴桃果园,集中销毁。
剪除病枝
落叶后,加强检查,剪除病枝,特别是猕猴桃溃疡病、枝腐病的枝干要进行清理和剪除,并集中烧毁。
涂干
用涂白剂或防冻剂或杀菌剂对猕猴桃主干涂抹,以杀死猕猴桃主干上的病害及虫害。
清园
猕猴桃修剪后全园可用普德金(80-100倍)进行喷淋式清园。树体、地面、立柱、架材、篱笆等都要喷到。
把好药剂防治关,控制溃疡病入侵
1. 防治时间
采果后、落叶后、修剪后全园喷药预防,对主干、枝条、叶片做到均匀周到,间隔10-15天喷一次,连喷2-3次。并注意做好传病昆虫叶蝉等防治。冬季做到勤检查,发现已发病的1-2年生枝条一律剪除,主干和大枝发病的,及时刮治,并涂抹药剂保护。
2. 防治药剂
1)喷雾:可选用46%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、20%噻菌铜悬浮剂300倍、或30%壬菌酮微乳剂500倍、或72%农用链霉素800倍、或47%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等交替使用。
2)药剂涂抹:可选用2.4%腐酸硫酸铜涂抹剂、或1.6%噻霉酮涂抹剂,或1.8%辛菌胺涂抹剂。
综合防治
1、远离病区建园,选择抗性品种,采用无病苗木,考虑避雨栽培;嫁接使用的刀剪用具消毒,冬剪尽可能在冬至前完成,以便伤口愈合,雄株花后再剪,嫁接口、剪口、伤口涂药保护,如噻霉酮、氢氧化铜等;冬季防冻保温,树干刷膜,隔绝病虫;合理负载,清除中间寄主,加强肥水,以壮大根系,提高树势,提高抗病能力。
2、抓住采后(秋季) 、树体休眠期(冬季)及萌芽、嫩叶期(春季)的药剂预防。有效药剂包括无机铜制剂(氢氧化铜),有机铜制剂(喹啉铜、噻菌铜),抗生素类药物(春雷霉素、梧宁霉素、中生菌素)及生物菌剂(丁香假单孢杆菌)等,可用复配剂型以增加防效,注意轮换用药。
秋施基肥——推荐施肥方案
全国服务热线:400-653-9800 客服电话:17735923456
公司地址:山西平陆高新技术工业园区